暑期出游的热度有多高?国内游13.31亿人次 演出票房超30亿元

今年暑假气温再高,也没能阻挡人们出游的决心。随着一些折射社会经济和生活变化的数据陆续出炉,新的亮点不断显现。

7月1日暑运开始至8月15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6.14亿人次。


【资料图】

其中8月12日的暑运返程客流高峰,创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全国各大机场内外也一片熙熙攘攘的繁忙画面。暑运以来,首都机场航班量和旅客量同样屡创新高。其中8月6日,单日旅客吞吐量超过20万人次,创首都机场2020年2月以来客流新高。

出游需求高涨,也让暑期酒店房源颇为“紧俏”。2023年暑假期间北京酒店均价同比2022年增长59%,同比2019年增长51%。

在大中小学生放假最为集中的7—8月,国内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3.31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0.18%。

作为演出市场的传统旺季,暑假期间演唱会、live house、戏剧、音乐剧等各类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暑期档中的6月1日至8月23日演出市场票房已经超过30亿元,而相当可观的跨城观演比例,更引得除了演出票房之外的周边产业一起火。“一场演出圈粉一座城”,当地旅游经济不断涌现新的可能。

除了打“亲子牌”、戏水避暑游这样的暑假必备款之外,这个夏天里,新兴生活方式撬动了一波消费新风尚。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一场慢节拍、沉浸式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感受城市的文化与风土人情;

又比如,暑期以来,“躺平游”相关搜索比去年同期上涨50%,攻略笔记同比上涨70%。这一新趋势也带动了洗浴中心线上消费规模较2019年增长150%、按周或月预订的民宿订单量同比涨超200%。

随着新趋势的出现,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这将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带动文旅、住宿、餐饮、休娱、交通等各类消费业态提质升级。

出境游市场也再度迎来利好消息。近日,恢复出境团队游第三批名单公布,我国公民出境团队游目的地由60个增至138个。土耳其、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热门目的地位列其中。这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出境游的溢出效应,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信心。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关注现实生活,讲好中国故事

196.7亿元! 暑期档票房创新高

“你还没去看《孤注一掷》啊?小心诈骗电话打给你,你根本分辨不出来。”闺蜜聚会时,四十出头的梁女士发微信敦促母亲去看电影。她说,不仅想让父母去看,还想带正读高中的女儿一起去看。

截至8月25日,距离今年暑期档结束还有6天时,暑期档票房已达到196.7亿元,突破历史最高的177亿元(2019年)。纵观今年暑期档的高票房国产片,如《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无不寄托着创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不但题材变得相对丰富多元,内容也更具公共性。

票房创新高

源于真情实感引发观众共鸣

截至8月26日零点,《消失的她》累计票房为35.22亿元,《孤注一掷》累计票房为32.11亿元,《八角笼中》累计票房为21.98亿元。

这几部今年暑期档中出类拔萃的影片,值得剖析。

关于《消失的她》,总能让人们想到生活中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比如,2020年“杭州杀妻碎尸案”引起全国震动;两月前,“中国情侣巴厘岛遇害案”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消失的她》中有不少情节都取自这些热点社会话题,通过破案的过程呼应社会现实,引导观众对现实案件进行更多追问与反思。

暑期档中最大赢家当属《八角笼中》和《孤注一掷》。前者讲述主角向腾辉历经艰辛将无人照料的孩子培养成才,却被不明真相的人们以善良之名,编入一张不能逃脱的网中;后者讲的则是近期大热的缅北电信诈骗,该片之所以备受关注并创造高票房,最重要的就是它成为现实世界的某种投射,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再如黄渤主演的《学爸》,从鸡娃、学区房、教育改革这些情节中都能看到观众自己的影子。

由此可见,电影引发观众的共鸣,可谓是票房创新高的重要原因。曾从事影视剧本创作的小说家贺彬分析:“今年暑期档的生猛,的确可以追溯到电影选材的变化上。几部头部电影要么设置热门议题,要么直接取材真实事件,要么揭示新闻内幕,它们都如此贴近现实,自带热度,不用过多营销,就已经激发起了观众巨大的观影热情。”

电影创作者

用好流量密码讲好中国故事

纵观今年暑期档高票房影片,大多出自新一代电影人之手,如《消失的她》的两位新导演崔睿、刘翔,《孤注一掷》的导演申奥。他们从创作中透出的现实主义和人文关怀,是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原因。同样,无论是回归现实题材的王宝强在《八角笼中》中表现的悲悯和苍凉,还是同为演员出身的导演大鹏在《热烈》中,从小切口的街舞文化反映普通人的梦想与追求,无一不是明证。

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所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探索,电影市场出现了大批对于电影工业有着清晰认知的年轻创作者和从业者,他们将在推动我国电影工业化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要利用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让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对此,重庆师范大学影视系教师王力也认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火爆很大原因是大多青年电影人对类型电影的创作具有进阶性的提升,明晰的市场定位、特定的类型风格,这与电影受众的买票需求是精准对应的,尤其是在当今国内新媒体互动环境下,往往一个牵动人心的热点或爆点,会引发全民对电影从题材到主演、故事内容的广泛关注。

佳作不是快消品

艺术创作需要“工匠精神”

暑期档的几部现实主义影片就像一匹匹黑马,成功胜过《碟中谍7》《巨齿鲨》等备受期待的好莱坞大片。

究其原因,贺彬觉得:“充盈着深切的同情之心,很好地回应了大众的焦虑和关切,就容易换来大众的情感共鸣。”但他同时也认为,在回应普通人关切的现实话题时,这些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地方,“就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影片针对市场需求的所谓‘爆点’设计,有些过于直白。毕竟,电影不应该只是快消品,或是一用即废的口香糖,我们始终都在心底呼唤着那种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艺术佳作。”

在市场导向之下,一部优秀的影片不能只靠“强话题”支撑,更需要“工匠精神”方能持续下去。据重庆日报客户端

关键词: